电话:0531-88369377
    传真:0531-81851985
    邮箱:sddx27@163.com
    地址:济南市山大路126号
    网址:www.schoolcul.com
    www.cnsis.com.cn
    全国统一咨询电话:0531——88369377

● 现代教育需要传统的书院精神

来源:环境建设网 时间:2015-11-2 14:19:18

    现代教育需要传统的书院精神

     为人之道为学之方

    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,我以为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、为学之方,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。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,《礼记·学记》中明确指出: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。教育为立国之本,立国之本的根本之处,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,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。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教育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。
        近年来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教育接轨,实际上就开始进入了一个误区: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,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分头进行的,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,教会、教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场所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,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。而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二者之间,道德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,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。即使是知识传授,也不是灌输死的知识、书本的知识、章句的知识,而是教学习的方法,教会人们发现知识、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,这就是为学之方

    朱熹在《大学章句序》中,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:八岁到十五岁的小学教育是教之以洒扫、应对、进退之节,礼乐、射御、书数之文,这个阶段的教育,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;十五岁以后的大学教育,教之以穷理正心、修己治人之道,注重道德修养、尊师重道。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,从小学到大学,都是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。

    朱熹还提出了六条读书方法,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:循序渐进,熟读精思,虚心涵泳,切己体察,着紧用力,居敬持志。这就是为学之方,从怎么学习到怎么实践的过程都提到了。

    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么做一个人、怎么成一个人来展开的。我们现在却常常是本末颠倒:我们抓成一个什么家而不去抓做一个人,我们抓遵守职业道德而不去抓做一个人的道德。书院要立本本立而道生


    岳麓书院

     “师生如父子,书院如家庭”

    书院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密切的师生关系,师生如父子,书院如家庭,这是非常有意义的。

    我们现在的师生关系,只是在课堂上才见面。有人说师生如父子是封建的东西,其实我觉得父子关系”——师父师父,学子学子,师就是父,学就是子——是不能简单地否定的。我们过去也常讲君父臣子、父母官子民,这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,然后达到融洽的关系。

    可能很多人会反对师生如父子,书院如家庭。我曾经接受中央台的一个专题采访,他们有一个问题,说中国历史上是家国同构的,他们认为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特征。是的,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,我们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,然后把家天下推扩到国天下。很多人认为这是我们文化中的腐朽作风,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家国同构。不能否认确实有这方面的问题,但也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去理解。地方官是父母官跟子民的父子关系,就是绝对的不好吗?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的奉献,永远是不计回报的。所以,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简单地考虑。

    书院的传统尤其是师生如父子,书院如家庭的传统,是今天的教育非常需要的。现在的教育如果变成学生出钱买知识、教授收钱卖知识,那还有什么意义呢?

    传统书院里所有的学生和老师同学习,同探讨,同游乐。我们都知道王阳明游南镇的故事。什么叫游南镇?不就是一起郊游嘛!大家在南镇游玩,看到了花,弟子问:花在心中,还是心外?王阳明就回答说: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。他回答了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,这不是单纯在课堂上能得到的。我讲过,学生要学会偷学,偷学不是偷东西,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学、随时随地都要学。但现在教育的问题是,没有一起随时随地同游的机会,学生怎么偷学?


    师生如父子,书院如家庭

    书院的教育理念值得借鉴

    书院继承了历代的教育理念,就是有教无类、因材施教,这两个方面的配合非常重要:一方面,不管你的资质如何,不管你的身份如何,我们是有教无类的;另外一方面,我们根据你的不同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,充分地发挥你的资质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,批量生产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,扼杀了许许多多学子的资质和才能。书院要充分地发挥每个学子的特长,因材施教,同时要做到有教无类,二者需要很好的配合。

    书院教育理念中根本的一点,就是启发式教育。什么是启发式教育?启发式教育,就是点拨的意思。该怎么点拨呢?首先,要启发学习的自觉性。孔子讲: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学习的主动性要充分地调动起来,这是启发式教育的根本,然后才有引而不发,跃如也。如果他没有这个意识,你再教他也没有用,再启发也没有用。

    我原来对马一浮先生有一点不太理解:当年浙江大学请他当教授,他说我不去礼闻来学,未闻往教嘛!我说那么坚持干什么呢,是的,礼闻来学,未闻往教,但人家来请你,你就可以去传道嘛!这样做太古板了吧。

    后来想想,马先生这样做很有道理——你没有来学的精神,我去教你干吗呢?对方没有学习要求,我们主动送上门,那就是对牛弹琴——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问题,而是弹琴者的问题,弹琴者不看就弹,人家根本没有需要,你非要送上去给人家。学子一定要主动地自觉要求,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。书院教育过去都是自觉自愿的:学子背着粮食跑到深山老林来求学,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。我们做老师的就爱收这样的学生,这样的学生才能进行启发式的教学。有了自觉,他才可能举一反三、融会贯通。这应当是书院坚持的一个原则。

    书院坚持的另外一个原则就是,自学为主、相互切磋、教学相长、自由讲学。是自学为主,不是灌输;然后是相互切磋,在同学之间、在师生之间相互切磋,这样就能够教学相长,然后就是自由讲学,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。这是书院非常好的传统和精神。


    问津书院

    古代书院一般会选在山林,靠在大自然,远离尘世,清净明洁,与现实社会保持距离,亦即与世俗价值保持距离。靠近大自然能令人的生命得到净化、对内心的欲望有一种洗涤的作用;因为大自然所显示的是宇宙的生命,即是道的生命,所以在山林中读书,我们更容易体会到天地之秘密,体会生命与天地之交流,而得精神之超升。所以后来朱熹、陆九渊等,有空即带学生游学、游山,在那里饮茶、作诗、作对,互相唱和,既和谐又可以切磋学问,互相引发,互相分享。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往往会提出一些深刻的问题。旅行、读书、生活、研究、切磋、成长,打成一片,是书院一种很有特色的教学方法。

    另一方面,把书院建筑在山林,亦可以时常警示我们,要对现实社会进行反省。唯有保持距离,才能易于批判,尽读书人的责任,向历史文化交代,而不是向现实交代,如今天的大学教育,就只向现实交待,完全失去大学应有的理想。这理想也就是我所说的文化慧命的继承。读书人的目标不一定是出仕、做官,当道不行时,便要守道、讲学,把理想寄于将来。这一点,才是中国书院精神的历史体现。


上篇新闻:● 职业院校文化设计的一些思考
上篇新闻:● 教育走向哪儿!